广州市残联对口帮扶村首位残疾人正式参加工作
2010年4月1日,对于我会双到工作对口帮扶村—梅州五华县大坑村茜村的残疾人温岁文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天,在市残联教育就业处主任科员蔡玲的陪同下,刚满20周岁的他来到了广州市残疾人集中就业示范基地“花都新民硅胶电线厂”,参加了工作。
温岁文从小身患残疾,双腿不能正常走路,个头只有1.2左右,母亲是个精神病患者,妹妹智力也有问题,家庭一贫如洗,靠父亲种地的微薄收入糊口。今年春节慰问期间,我会双到工作组成员、市残联教育就业处阮爱华处长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及时同挂村干部温兆璇委员交换了意见,决定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式,将他安排到我市的残疾人劳动就业基地,参加工作。考虑到他只上过初中,个头太小,为照顾他,该厂周建民厂长还对他进行了多个岗位试岗,选择了适合他的岗位。我会还送给他的生活用品。
这是我会“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扶贫工作起步,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和发展规划,通过科技扶贫、教育扶贫、项目扶贫等方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完成帮扶任务。
温岁文从小身患残疾,双腿不能正常走路,个头只有1.2左右,母亲是个精神病患者,妹妹智力也有问题,家庭一贫如洗,靠父亲种地的微薄收入糊口。今年春节慰问期间,我会双到工作组成员、市残联教育就业处阮爱华处长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及时同挂村干部温兆璇委员交换了意见,决定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式,将他安排到我市的残疾人劳动就业基地,参加工作。考虑到他只上过初中,个头太小,为照顾他,该厂周建民厂长还对他进行了多个岗位试岗,选择了适合他的岗位。我会还送给他的生活用品。
这是我会“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扶贫工作起步,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和发展规划,通过科技扶贫、教育扶贫、项目扶贫等方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完成帮扶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