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英国最著名的残奥会冠军萨拉来到广州做讲座

作者:陈举 | 来源:信息时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残障人士常以弱势的面目出现,但我们身边却经常是有这样的人,以自己的经历向大家展示即使身患残疾,也能做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本周五,我们就听到了一位残奥会冠军——SarahStorey的公益讲座。她是英国第一位在全国运动会上,夺得冠军的残疾人,经历令人称奇。在讲座过程中,从她的仪态和照片很难看出她究竟患有何种残疾。最后,在记者向她提问时,Sarah伸出了放在桌子下面的双手——一只和正常人无异,另一只手掌却非常小。这是一种先天残疾,医生也无法解释是为什么。在游泳这样追求精确与争分夺秒的运动项目中,一个左右手掌严重不平衡的人,是如何夺得冠军的?Sarah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她说,意志永远比技巧更重要。

  受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智慧课堂”和广州亚残会组委会的邀请,残奥会冠军SarahStorey来到广州做讲座。这不是她第一次到中国了,去年8月的北京残奥会,Sarah参加了女子自行车3000米的比赛。她惊叹北京残奥会的正规和盛大规模,笑着坦言,自己要不努力,真对不起这么好的比赛环境。

  演讲当天的上午,Sarah参观了广州亚运会的游泳池,忍不住跳进水中,畅泳了一小时。这个天生的游泳爱好者在畅泳后精神很好,整个演讲过程中,她都神采奕奕。说到自己每次夺冠的经历,Sarah的兴奋,似乎把人带回了她领奖的那一刻。

  在成为职业的自行车比赛选手之前,Sarah一直是职业游泳选手,游了近16年。6岁那年,Sarah看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被运动员在比赛中激情迷倒了,Sarah说,“我最爱看的是颁奖典礼。”虽然Sarah有先天残疾,左手手掌畸形,但幸运的是,Sarah的家人对她特别支持。她的父亲是一位严格的人,他告诉Sarah,既然选择了做运动员,就要有拿冠军的意志。

  Sarah在游泳上很有天分,经过几年的训练后,年方14岁的Sarah就参加了残奥会,并且赢过了当时在她心目中很厉害的一位选手。“那时候真小,得了冠军,激动得大哭,满场乱跑,后来就稳重多了。”回忆起自己第一次拿冠军的时候,Sarah有点不好意思,但每次夺得冠军,Sarah都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候。

  2005年,长期游泳造成了Sarah耳道发炎,她暂停了游泳的训练,选择骑车来训练体力。但是半年过后,她的教练告诉她,“你的水平已经能参加职业比赛了。”虽然对泳池万分不舍,Sarah却顺应了自己的命运,开始参加自行车的比赛,成为了一名自行车比赛选手。在去年的北京残奥会女子3000米比赛时,她以0.23秒的领先夺得了冠军,“一个非常小的差距,真险啊。”

  在很多次比赛中,Sarah都这样险胜,她归功于自己的幸运,刻苦训练,家人、丈夫和教练不离不弃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我有夺冠的意志。”

  专访

  信息时报:在演讲中,你告诉大家,往往比赛时意志比技巧重要,这种赢的意志从何而来?

  Sarah:我父亲把我当个小男孩儿来养,对我很严格,他对我的要求,让我对夺冠有强烈的渴望。

  信息时报:夺冠让你很兴奋,那么有没有低潮的时候?如果失败了,你会怎么做?

  Sarah:低潮的时候,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教练,他们陪伴我,让我知道失败不等于我这个人很失败。而且,失败的背后总是有原因的,有时你很难看到它,但是如果你努力地去看,总能从失败中发现些东西。

  信息时报:你现在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Sarah:上午训练三个小时,训练完上课,上完课继续训练三小时,每天都是这样,训练必须保持一定的强度。

  信息时报:现在是世界冠军,接下来你想做什么?

  Sarah:我想去做高中的体育老师,还想为身患残疾的孩子们做点事。

  信息时报:在你的人生中,结婚和夺冠,哪个让你更高兴?

  Sarah:这个问题太难了……得冠军让我很兴奋,结婚让我完整。

  信息时报记者 陈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