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犹在 师恩永存——广州市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协会(筹)举行吕奎文教授追思会
5月16日 ,广州市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协会(筹)在净慧路28号召开纪念吕奎文老师的追思会。
吕老师在广州市开了残疾人教学的先河,这样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长者,把他晚年的事业建立在义务的特殊教育上,倾尽全力为了教化一群长久以来被社会冷落歧视甚至是遗忘的群体,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行为,更何况,他的付出还换取了那么多的成果。今天,在他的身后,一群特殊的写作者,用玫瑰花簇拥着,用诗歌环绕着,追念这个逝去的灵魂。
笔者与吕老师的交往并不多,了解他,是从残友学员的口中,从他留下的作品中。前年我接过教鞭的时候,他说他已经无法再支撑起那份重任。那年,他69岁。退休9年,而创办残疾人写作教育已近20年。
吕老师的相片被贴在暗红的丝绒上,平和而安详。电视机播放着吕老师生前电视台为他拍摄的专题片,他在对着镜头说:我教残疾人首先要把人字写端正,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文章写好……
音容笑貌犹在,斯人驾鹤西归。思念曲在那个小小的教室里回荡,大家沉浸在无限的缅怀中。
广州市残联梁左宜理事长来了,作了三分钟的发言,高度评价了吕奎文教授二十年如一日为残疾人的文学创作事业所做的一切,是残疾人义务教育的开拓者、创始人,他认为吕奎文教授是全国目前唯一的、长期倾心残疾人文学创作的高等院校教授,唯一的一个让残疾学生住在家里管吃管喝的教授,赞颂了吕教授无私奉献、宽厚仁慈的高尚品格。梁理事长最后还寄语在座的文学爱好者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写作,告慰恩师。
几位与吕老师共同怀有慈善教育之心的老教授也来了,本来不想惊动他们,但他们执意要来,来了执意要说心声。赖老师和黄老师几近哽咽。笔者极力控制着整场的气氛,不让它变得过于悲情。吕老师是平和的,相信一颗心只要有大爱,不需要过多的表达,一切都在自然流露中。
赖老师的思念短文:
奎文是个很好的好人。他走了,留给我们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奎文是一生辛苦耕耘的老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为残障人士而做的事业,非常高尚。他的奉献已经开花结果,将永存于认识他的人们心中。
奎文是一种毅力强、不知疲倦的骆驼,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驱动着他前行,心中只有他人,却忘了自己。
奎文,安息吧!此时,我仍未从悲痛中走出来。但我愿意同您的朋友、学生和家人一起,把您的高尚品质永远留在心中。并且,凝聚力量,发扬您高尚的精神。
残疾学员刘悦来的词:
忆秦娥——怀念吕奎文教授
五十载/霜华两鬓情如海/情如海/辛勤耕耘/笔落华采/硕果累累名在外/扶残助残心不改/心不改/灯枯油尽/天地无奈。
此词高度凝练地概述了吕老师的一生。刘悦来,有才气的学生!
外地残疾作家刘岳华专为吕老师写的悼念:
纪念吕奎文老师:
春天如此地美丽/您却静静地离去/鲜花如此的绚烂/您却安然地告别/您什么都没有留下/犹如一片五彩的云飘然而去/您就这样的离去/让年轻的心灵感受着生命的美丽/我寻找着您的足迹/您是那清清的河流吗/您是那明艳的花朵吗/您是那立站的大树吗/我久久地寻找/让您生命的足迹走过我的心灵/啊,我亲爱的老师/水的清灵好似您优雅的心灵/花的芳香如同您美好的品格/树的伟岸仿佛您高洁的性格/我追寻着您的理想/在人生的海里/看着您,那远方的灯
残疾学员黄任锋带着妻儿从东莞来了,代表学员追思吕老师。他是吕老师如儿子一般看待的残疾人。他的成功,他的自信,一半来自吕老师。
学员争相发言。老师争相发言。主持人要做的事,是控制时间和场面。当黄丽红现场清唱《老师我想你》时,笔者差点没把眼泪忍住。
最后,大家把思念的话写在彩色纸片上,摺叠后放进玻璃瓶里,遥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