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市残疾人评定师资培训班暨广州市换发“二代证”工作培训班开班

作者:组织联络处 | 来源: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3-03-29
为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换发工作,由市残联和市卫生局联合举办的广州市残疾评定师资培训班暨广州市换发“二代证”工作培训班于2009年3月25日在华泰宾馆举行。来自全市19家残疾评定定点机构的医生代表和全市区(县)、街(镇)残联工作者共400多名代表分别参加了换证工作、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残疾评定专业的培训。
 
  市残联傅蝶副理事长、市卫生局曾其毅副局长出席了培训班开班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傅蝶副理事长强调:残疾人证是认定残疾人及残疾类别、等级的合法证件,是残疾人享 受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的重要凭证,对于落实各项优惠措施,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开展各项残疾人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启动这次全市性的换发残疾人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标准统一、程序规范、时效性强的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准确地认定、评定残疾人,及时核发残疾人证,是直接涉及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是关系到民生、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希望全市各残疾评定定点机构和各级残联组织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我市在2009年12月20日前平稳、顺利、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一代证”换发“二代证”工作,确保从2010年1月1日起全面使用第二代残疾人证。
 
  市卫生局曾副局长指出:残疾评定,是认定一个残疾人、残疾类别、残疾等级的技术手段,是维护《残疾人证》严肃性、权威性的技术保障。评定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国家有关残疾人优惠扶助政策的制定、实施,关系到每一个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希望医务工作者履行:“奉行人道主义;不因患者的人种、宗教、国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在行医过程中严守良心与尊严,认真掌握残疾评定的各类标准,客观、公平、真实评定残疾类别、等级。通过残疾评定工作,了解广大群众健康状况与公共医疗服务的需求,应用医学知识,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把残疾人的康复与医疗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医疗部门提供医疗公共服务的强大优势,为残疾人提供经济、实惠、有效的康复服务,指导残疾人早日康复、脱残。

  在换证工作培训班上,市残联组联处陆洁处长对我市换发“二代证”工作的操作流程、工作要求和主要注意的细节进行周密的部署,市残联信息中心葛燕主任对办理“二代证”软件操作进行了培训。整个培训突出重点,可操作性强。 同时,全市残疾评定师资培训有序进行: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残疾评定六个专业培训班同时开班。因参加本次培训的师资,回去后还要对本机构本专科的医生进行培训,为提高了参训医生的实操能力和授课能力,授课专家结合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评定标准进行了理论培训、操作演示、细节讨论,安排了大量的现场实习和不同形式的测试、试讲,其中,言语、精神和智力专业学员还到机构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确保学员掌握残疾评定的标准和方法,为全市统一评残标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培训班课程于3月27日结束。 培训班后,我市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工作将进入实施阶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