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正骨医院与广州市盲人按摩协会启动“残健共融,心目互通”项目
为促进残健共融,推动心目互通,4月14日下午,在西关正骨医院9楼会议室,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百年手法正骨传承单位西关正骨医院与广州市盲人按摩行业、及多个与残疾人相关的协会携手合作,正式启动了“残健共融,心目互通”项目和公益培训。这一举措旨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同时为盲人按摩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支持。西关正骨医院院长孙振全、广东省盲人协会主席杨建华、广州市盲人按摩协会会长叶富文、广青启智服务总队副总队长茉漓、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倩昕,广州市残疾人妇女协会会长钱小红,以及广州市导盲犬学校训练员陈诗林等众多嘉宾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各位嘉宾纷纷发言,表达了对残健共融的美好期许和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广东省盲协杨建华主席强调,盲人协会在促进盲人群体融入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倡导残健共融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西关正骨医院在医疗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资源,广州市盲人按摩协会致力于为盲人提供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的机会,通过彼此合作举办活动,传递爱心和温暖,激发社会各界的公益意识和责任感。
西关正骨医院院长孙振全强调,一直以来,本院守正创新、多措并举,聘任盲人按摩师与健全医生一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残健共融。此次大型公益活动,是西关医院对社会残障人士的无私奉献与担当,将其精湛的正骨技术和最新的运动康复理念引入到盲人按摩领域。通过系统的培训与指导,让盲人按摩师们掌握了更为专业的技能。
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张倩昕分享了融爱社会服务中心在关爱残疾人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就“残健共融,心目互通”这一主题,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她认为残健共融,意味着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融合在一个社会大家庭中,彼此理解、尊重和支持。这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残健共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一个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残疾人也应该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广州市盲人按摩协会会长叶富文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并对西关正骨医院针对盲人按摩师的运动康复培训进行讲解:运动康复手法以被动或主动训练为主,需要运动学和神经学原理的专业康复训练方案。目前的运动康复也会融入关节对位调整、身体功能性训练、体能训练等诸多康复专项技术,来达到真正意义上改善患者身体问题的效果。传统按摩则多用推拿、揉捏等传统技巧,来放松肌肉和经络。传统理疗推拿基本采用被动模式,关节肌肉参与工作较少,适合运动和上班族劳累后的短暂性放松,能缓解压力和疼痛,但不能矫正体态或改善运动损伤。他希望今日接受培训的盲人按摩师用空杯的心态去接受最新的治疗模式,避免陷入某些误区,让康复技术发挥更好的疗效。
此外,广州市导盲犬学校的陈诗琳也阐释了导盲犬在协助盲人实现独立生活时的重要性。
各协会代表及成员积极参加本次活动
广东省盲人协会主席杨建华发表讲话
广州市盲人按摩协会会长叶富文发表讲话
西关正骨医院院长孙振全院长、广东省盲人协会主席杨建华、广州市盲人按摩协会会长叶富文台上合影
西关正骨医院医生讲解运动康复疗法
本次启动仪式开创了国内首个医疗单位与多个残疾人团体的深度合作,具有标志意义,体现了各方将齐心协力、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推进残健共融,为残疾人缔造更为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