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聚焦无障碍、文化助残……广州“爱心满花城”助残系列活动启动

作者:广州日报·新花城 | 来源:林琳 | 发布时间:2023-12-09

花城无碍,创想花开。12月8日,2023年“爱心满花城”助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就业创业、志愿服务、文化艺术等领域发动各方参与,组织丰富多样的助残服务,推动残健共融。

启动仪式上,社会多方代表对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倡议,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来,共同推动无障碍环境的提档升级;广州市残联百企百艺公益项目展示三年来打造文创助残模式的成果,并与社会多方签订党建引领文化共建协议,持续推动项目迭代。

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残疾人文化艺术品牌

每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这个月,广州市将举办2023年“爱心满花城”助残系列活动,市、区、街、镇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现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爱心满花城”助残系列活动是广州市的助残活动品牌,自2011年开始启动,延续到今年已是第13个年头。

当天的活动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图书馆、广东狮子会承办。

a

轮椅舞者的表演朝气蓬勃、动感十足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5年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经党中央批准、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一次运动会,也是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地区。“广州将承办重要赛事,办赛事也是‘办城市’。”广州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契机下,广州的品质将获得全面提升。

活动中,两对来自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的轮椅舞者,表演了一段朝气蓬勃的轮椅国标舞,追光歌手江晓茵的吉他弹唱和来自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的蔡仙佑的钢琴演奏,都激起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b

江晓茵的歌声婉转动人

据了解,近年来,为进一步繁荣残疾人艺术创作、有效推动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而组织的汇演活动,广州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活动,鼓励扶持残疾人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残疾人文化艺术品牌。

上述市残联负责人表示,广州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发展繁荣,培育出各种文化成果,离不开社会多方的支持:“文化艺术工作需要氛围,也需要传帮带,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进来,一起为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育更丰盛的成果。”在当天会议上,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借今天的大会正式为来自各个文化领域的专家颁发顾问聘书,希望未来能同心协力,打造更有效的文化助残模式。

| 探索文创助残模式初获成果

据了解,为了支持残障创艺者用艺术获得创收、实现就业,广州市残联在2021年发起百企百艺公益项目,由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具体执行,旨在链接全市资源,打造一个支持体系和支持平台,实现残障人士艺术成果的“变现”。3年来,项目蓬勃发展,实现了从零到1的突破,获得初步成果。

在过去3年的探索中,社会多方力量给予强有力的支持。高校提供师资力量,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提供场地和资源,公益机构提供资金和经验的支持,企业提供市场渠道和合作模式,探索出一个残疾人文化开发模式的1.0版本。

活动当天,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与广州图书馆、广东狮子会等签订党建引领文化共建协议,共同推动项目发展;艺术家、百企百艺公益项目艺术导师郭青为大家讲述项目运营模式和未来的计划,介绍将如何打造更成熟的文创模式;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研究生代表借此机会发出号召,希望更多青年学子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到“公益+高校”艺术助残模式的打造和推动中。

c

郭青老师分享经验和展望

“项目发展到今天,初获成果,但急需升级,需要更多力量加入其中。”郭青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社会更加关注特需群体,看到他们的价值,从他们的优势出发,打造适合他们发展自我、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的模式。

打造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越来越多残疾人朋友能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共享文化自信,离不开这个城市的包容、开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不断升级、完善。

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首次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式成为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之一。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综合治理方面,广州市检察机关一直以来都积极履职,不断探索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其中海珠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障老年人医疗服务无障碍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了今年11月最高检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发布的12个“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d

屏幕上的照片是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缩影,希望社会各界伸出双手,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奉献爱心

启动仪式现场,海珠区检察院的经办人分享了这个案例,广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领导分享广州市在公益诉讼方面的工作情况,以及如何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综合治理,推动完善改造无障碍环境。

“广州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和短板,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生活和出行。广州市检察机关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公益属性,不断拓宽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领域,较好推动了无障碍环境的改善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广州市残联维权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广州印发了《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广州将在巩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的成绩基础上,以法律为准绳,以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城市改造升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打造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穗残宣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