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残工委及3位残疾人工作者获国务院残工委表彰
近日,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下发《关于表彰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全国共有200个先进单位和399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其中,广州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詹晓阳、黄志梁、肖春江荣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广州市政府残工委:与社会力量联动,共同撑起残疾人的美好明天
广州市政府残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残疾人事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方位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组织、协调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加快实施一系列补短板、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惠残政策,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以生活救助、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教育、保险、康复为主体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有效实现了全市残疾人“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救”,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疫情期间全市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基本服务得到了有力保障,做到“零感染”,没有发生一例人道主义事故。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50余项可复制可借鉴的广州经验。全市残疾人整体提前告别贫困,整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整体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东狮子会2019-2020年度会长詹晓阳:让助残服务覆盖更多残障群体
在进入广东狮子会之前,詹晓阳就已经默默做了多年的公益,每年都参与聋哑儿康复以及助学活动。从2019年—2020年,詹晓阳担任广东狮子会年度会长,詹晓阳让狮子会的助残服务延伸到了中国的更多贫困地区,助残服务覆盖更多残障群体。
2019——2020年度,在詹晓阳的带领下,广东狮子会以助残关爱、精准扶贫作为组织服务项目重点,在17个全国扶贫县开展服务,全年开展服务活动2644场次,投入服务经费6410万元,为1,764,139人次提供服务,会员服务总时长178,487小时,体现了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和对残疾人的特别关爱。
詹晓阳曾告诉记者,当面对残障人士,心不再疏离,而是逐渐靠近的时候,对‘障碍’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获得更多直面的勇气。“每个人都面对不同的“障碍”和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突破自己因为“障碍”而设下的藩篱,相信可能的无限。”而对于希望世界更加完整和美好的健全人士来说,除了正视他们的“障碍”和需求,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重构信任,支撑他们相信,在社会的精彩舞台上,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样能翩翩起舞、高声歌唱的一员。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残联专职委员黄志梁:为2700多名残友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残联专职委员黄志梁,是一位肢体残障人士,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处理残疾人事务的好能手、残疾人及其亲友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他能切身体会残疾人的疾苦,理解残疾人的需求,他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残疾人工作,为街道2700多名残疾人办理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为2500多名各类残疾人朋友提供各种针对性康复服务。他熟悉各项残疾人政策,是残疾人工作的行家里手。
他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他心中有爱、脚接地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心、爱心、耐心、诚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职责,勤勤恳恳为残疾人服务,深受辖区残疾人及亲友好评,成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
广州市南沙区残联理事长肖春江:做残疾人的代言人、服务员、管理员
作为南沙区残联理事长,肖春江秉持诚心,高标准谋划残疾人事业发展,牵头制定《广州市南沙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并推动落实;修订《南沙区残疾人扶助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了扶助标准;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建设难题,争取该项目纳入2019年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并于2021年交付使用。
为了能帮助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肖春江走遍了南沙区一半以上的村居,摸清了全区残疾人的“底子”,掌握残疾人的现状及需求。成功引进首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驻南沙,填补了南沙区儿童康复服务本地化空白。积极做好残疾人疫情防控工作,助推全区3500名残疾人接受各种康复服务。“十三五”期间培训残疾人600多人次,建立景泰蓝手工艺画工作室,创建“喜白白”洗车队,为残疾人就业工作做出明显贡献。
此外,肖春江还积极发挥区政协委员职责,撰写提案为残疾人发声;推动全国首宗“盲道公益诉讼”,开创了全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公益诉讼的先河;设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组织提供免费公证法律援助服务150多件,维护了残疾人朋友的权益。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贾政、苏赞、林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