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荔乡 情满水围--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宋卓平春节前慰问驻点村残疾人
2006年1月17日,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宋卓平带领残联机关党委、办公室、教育就业处的负责同志来到水围村,冒着寒风细雨走进十位贫困残疾人的家中,探访他们的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居住环境,真切感受他们的生活。低矮的土坯房,昏黄的灯泡,满墙的奖状,牵扯着他们的心。每探访一户家庭,宋理事长从饭厅看到卧室,从天井看到厨厕,还特意视察了去年为残疾群众免费安装的自来水,扭开水龙头察看水质。他边走边看,边看边问,还与残疾群众子女交谈勉励其努力学习。 “够不够棉被御寒?”“有没有钱交学费?”“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宋理事长仔细询问,不断指示嘱咐驻村干部为残疾群众排忧解难。还分别向残疾群众送上御寒棉被、慰问金和节日的祝福。每离开一户人家,都是那么的艰难,群众的感激的笑脸、感动的泪流,使得离开的步子迈得格外的沉重。在回村委会的路上,宋理事长落实了帮助两名残疾人的措施:一是为一名行动不便的残疾群众配送拐杖;二是为一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回到村委会,宋理事长听取了村党支部关于第三批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第一阶段的情况汇报,了解到第一阶段党员群众要求解决呼声最高的几个问题:一是残疾群众缺乏康复设施和场所;二是党员、群众缺乏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三是村没有卫生医疗设施和场所;四是现有村委办公楼已为危楼,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这些问题,群众要求解决的呼声很高,历届村两委都把这些问题的解决列入工作日程。无奈由于水围村集体经济薄弱,暂无能力实施。本届村委会通过努力,初步解决了上述场所的用地问题,而且在外出工作的同志的支持下筹集了部分的款项,无奈与所需投入的资金相差甚远,只能搁置。宋卓平同志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十分重视,仔细询问村两委干部对这些项目建设的设想,顾不上吃饭驱车前往项目用地实地考察,当听说邻村刚盖好一栋办公楼,为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又马上前往察看……再次回到村委会,经过和随行同志的商讨,宋理事长对村支部书记王水生明确表态,市残联对上述的项目提供资金、设计方面的支持:拟在新址建设新的多功能综合楼,满足残疾人康复、群众文化娱乐和村委办公需要;同时对旧村委大楼进行整修、改造,改建为卫生所和党员活动基地。他的话音刚落,马上赢得村两委干部的热烈掌声。他们说,盼了多少年的事,这么快能变成现实,有点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残联“一把手”承诺,解决了他们难以解决的事。残联的各部门负责同志也对宋卓平同志的决定由衷叫好,表示会全力协助,尽快促成项目的上马。这时,时钟已经指向下午2时。宾主才记起尚未吃饭,菜尽管凉,酒尽管冷,但大家的心都暖烘烘……
春到荔乡,情满水围。未来的一年,宋卓平同志和广州市残联将会以水围村为实践基地,通过经济、文化、教育、安居等方面的帮扶和建设,着力为残疾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康复和文化娱乐服务。市残联将忠实践行“三个代表”思想,要求残联系统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改善水围村落后面貌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塑造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把全体党员锻炼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