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市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成立了

作者:佚名 | 来源:康复处 | 发布时间:2013-03-29
5月13日,由广州市残联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协作,设立在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广州市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成立了。并于当天上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和挂牌揭幕仪式。市卫生局、市残联和市红会医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和挂牌揭幕仪式。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残联康复处肖庆港副处长、市红会医院李庆丰副院长和梁纳主任医师等眼科专家就低视力康复等问题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低视力是指一个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功能性损害,其视力小于6/18(0.3)到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其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作或准备作各项工作。

  按照WHO 1973年的标准,目前全世界盲人为4500万,低视力患者约为盲人的3倍,高达1亿3500万。全世界每5秒钟出现一个盲人,每1分钟可有一个盲童。全世界每年将有700万人成为盲人,这就意味着每年将有2100万人成为低视力。WHO估计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20年全世界盲及低视力将翻一番。而且上述盲及低视力即视力残疾患者中的90%将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调查结果,估计我国目前有视力残疾1200万左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低视力患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方面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广州市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成立以后,将担负起全市的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工作,将会对全市的低视力康复工作的开展和全面铺开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5月12日,市残联组织了8位眼科专家到广州市老人院和白云区钟落潭镇老人院为400多位老人做视力检查,同时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了验光和配镜的登记,并为有需要的老人做了眼病检查。在这一次检查中,发现了不少低视力患者,为进一步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