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市残联领导新春慰问增城正果镇水围村贫困残疾人

作者:刘建荣 | 来源: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3-03-29
增城正果镇水围村是广州市残联落实省委“十百千万”选派干部下基层活动的驻点村,市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驻村干部工作。年关将至,该村困难群众生活状况牵动着残联领导的心。日前,党组、理事会成员分两批前往该村,慰问该村34户贫困残疾人,嘘寒问暖,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和节日的祝福。

  2005年1月19日,残联机关党委书记胡作鸿书记,教育就业处、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人等一行五人以及增城市、正果镇残联负责人来到水围村探望持有《残疾人证》的18位残疾人,其中8人是享受低收入保障的特困人员。探访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胡作鸿书记首先向残疾群众介绍残联“管理、代表、服务”残疾人的职能,消除了初次见面的局促。随后,各位领导与残疾群众敞开心扉,直面交流。领导们对残疾群众的致残原因、家庭收入、子女教育、面临困难等问题一一询问,鼓励他们要乐观面对困难,承诺残联会尽全力解决他们的困难。随后,领导们向残疾群众送上毛毯、腊肉、饼干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并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

  2005年2月1日,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宋卓平,常务理事梁炬,办公室、结算中心、筹建办负责人等一行五人,再次来到水围村探访16名残疾群众,其中7人享受低保。这16名残疾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办理《残疾人证》,但领导们并没有遗忘他们,而是冒着寒风细雨走进他们的家,探访他们的家庭成员,了解他们的居住环境,真切感受他们的生活。低矮的土坯房,昏黄的灯泡,满墙的奖状,牵扯着个位领导的心。每探访一户家庭,宋卓平理事长从饭厅看到卧室,从天井看到厨厕,边看边问,还与残疾群众子女交谈勉励其努力学习。“够不够棉被御寒?”“有没有钱交学费?”“有什么困难尽管说!”,理事长无微不至,仔细询问,不断指示嘱咐驻村干部为残疾群众排忧解难,也分别向残疾群众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和节日的祝福。

  本次下乡慰问使水围村的残疾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残联是他们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同时也令水围村的村民感觉到残联挂点水围村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了对残联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本次下乡慰问也是广州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三个代表”思想,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次实践,是“情为残疾人所系,权为残疾人所用,利为残疾人所谋”工作准则的真实反映。

  今后,广州市残联系统将会以水围村为实践基地,通过经济、文化、教育、安居等方面的帮扶和建设,忠实践行“三个代表”思想,要求全体党员积极投身到改善水围村落后面貌的伟大实践中去,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塑造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把全体党员锻炼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