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残联举行“广州市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市’研讨会”

作者:佚名 |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3-03-29
  2000年6月7日,广州市残联在市残疾人康复大楼会议厅举行广州市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研讨会,邀请广东省残联理事长王新宪作关于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报告和广州市计委社会处处长何伍爱作关于广州市现代化规划的报告,市残联和各区、县级市残联的正副理事长,残疾人各专门协会的负责人以及市残联系统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王新宪在报告中比较深入地阐述了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他说:

  一、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央要求广东在下世纪初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总书记希望广东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交出两份优秀答卷。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总目标的组成部分。

  二、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

  三、广州、深圳等珠江三角洲一带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为广州市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提供了客观条件。

  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概念是指,残疾人事业全面进步,与现代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残疾人在教育、就业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与健全人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别。残疾人事业的软、硬设施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在指标体系方面,他说要从纵向横向涵盖现代化的各个方面,而与残疾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指标一定要在这个体系中得到体现,如:社会信息化程度、教育、社会福利公平化等。各地在制定规划时要将这些指标细化,应该遵循:全面性、可比性、简明性和灵活操作性的原则。他提出了几个具体的指标:1、残疾人人均收入达到当地人均收入水平;2、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较高水平;3、社会扶残助残参与率达到85%。他指出,在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有利条件和克服制约因素。有利条件是:广州市委、市政府重视残疾人事业,将其纳入全市社会发展规划,市政府批准了关于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的方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残疾人事业已经打下较坚实的基础;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正在形成等等。在谈到制约因素时,他指出,目前,残疾人事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残疾人事业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各有关部门能否协调,对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关键是人们的观念要现代化,有关部门要转变看待残疾人工作的观念,认真履行应负的责任。最后,他强调,必须搞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用新残疾人观教育社会,打动人心。新残疾人观主要是:残疾人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残疾是人体缺陷,而不是人格差异;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付出的代价。要花大力气去宣传,使这些观点深入人心。

  何伍爱处长在报告中对我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搞好规划的情况作了介绍,并指出,在规划中要注意保障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会后,市残联组织各区、县级市残联领导前往深圳、汕头等地参观学习当地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和进行研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