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大学生痴心做义工
由广州市民政局和团市委牵头,市义工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新快报协办的广州市首届义工(志愿者)之星评选活动在昨天结束,诞生出10颗闪耀的义工(志愿者)之星。
在这10位义工之星中,除了事业有成的青壮年人这一主力,还有年过七旬的古稀老人,青春年少的中学生,生活在低保线上的下岗职工,甚至失去听力的残疾人也不甘落后———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本该是受人照顾的困难群体,然而他们仍能用自己的所长去滋润一个又一个贫困家庭……
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义工之路?又是什么让他们辛劳却乐此不疲,时刻充满着欢乐?义工之星中唯一的残疾人刘建荣真诚的话语让人动容:“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做义工的时候,当我看到被帮助的人高兴的笑脸,为他们付出的一切辛劳和汗水就会在顷刻间消逝无踪。我相信这就是鼓舞我们持之以恒地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义务为有需要的人服务的全部动力。做义工,我真的很快乐,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来共享这份快乐。”
在广州市残联工作的刘建荣,今年25岁,已有6年当义工的经验,他说:“因为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舅舅,所以从小我就盼望着有一天能帮助残疾人。大一时,我参加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不料,在一次义工服务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淋湿了,后因感冒导致细菌感染,听力日渐远离———没想到自己竟然也变成了一名残疾人!遭逢巨变的我万念俱灰,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人还如何帮助别人呢?队友们把我带进一户又一户残疾家庭,这时我才明白,看不起自己就是看不起我的残疾朋友。除了听觉之外,我拥有的还有很多,我要用自己剩余的力量继续我未完成的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