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人未老,腿先衰
但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
膝关节还会提前“退休”吗?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指导专家: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孟庆奇
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诊了一位69岁的患者林阿姨(化名),自退休后不久,林阿姨就患上了膝关节痛,无明显诱因,十年来疼痛呈间断性,活动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期间,林阿姨曾多次到医院治疗,却一直效果欠佳。
近半年,膝关节疼痛感明显加重,且持续性长。经检查,林阿姨被诊断为双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左右膝关节肥大,左膝屈曲挛缩、内翻畸形,右膝轻度内翻畸形、内侧胫股间隙压痛。
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林阿姨的双膝关节已经处于不可逆的阶段,只能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01膝关节疼痛很常见
应对膝痛的发生,应该先明确病因,再决定预防、治疗和康复方式,越早干预治疗,越能达到最佳理想效果。
02年龄不同,痛的原因不同
膝关节疼痛发病率在老年人中,女性群体往往高于男性,而在青年人中男性群体高于女性。这种现象是因为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在不同人群中发作,发病率也会不一样。
引起膝关节疼痛原因的多样性导致了膝关节疼痛的类型多样性,老年膝关节疼痛一般是因为膝关节退变导致的骨关节炎引起,而青年人膝关节疼痛是因为运动不当和过度造成的。

按膝关节疼痛发生的时间和诱因来分,可以分为运动后产生的疼痛和夜间休息时的疼痛两大类,其中运动后产生的疼痛多是因为退变性关节炎导致的软骨磨损、下肢力线改变造成膝关节负重不平衡导致的;而夜间痛多是因为膝滑膜充血炎症水肿导致。
03合理运动,膝关节“省着用”
不同的膝关节疼痛在治疗方式上也不同。老年人上下楼梯、行走、甚至久站后也会引发疼痛,此时,老年患者首先应减轻体重,体重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就会减少,不要小看减轻的几斤体重,在上下楼梯时,这重量对膝关节的影响是成倍增加的。
多数患者在运动、爬山时佩戴护膝会减轻疼痛发生,这时护膝是外部的支撑,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被加强后相当于增强自体的“支具”,继而增加稳定性,所以因为不稳造成的疼痛就会减少,大多数女性患者可以通过股四头肌的锻炼达到缓解膝痛的效果。
因关节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代谢更新非常慢、关节软骨本身不含血管,为此,膝关节的关节软骨面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的消耗品,所以大家要“省着用”。

怎样做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过分增加膝关节的消耗呢?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是关键,可以选择游泳、慢跑、散步等,尽量避免上下楼梯和爬山等运动,症状持续加重无缓解时需要到医院就诊。

04对症下药,治疗才有效
一般来说膝关节疼痛的治疗分为几个阶段:
减轻体重、锻炼等基础治疗;
口服药物等保守治疗;
关节内封闭治疗;
关节镜下清理和最终的关节矫形或表面置换治疗。
(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所有治疗阶段,也许在某个阶段,患者疼痛能得到缓解且不再发展。)
对于夜间疼痛发作的老年患者,首先要排除以下几种疾病:如痛风、风湿或类风湿病的急性发作。这几种疾病不同于前面的提到的关节软骨面损伤,这几种疾病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滑膜急性炎症渗出导致疼痛,所以一般会肿胀明显、膝关节表面皮温增高。这时候需要做的是休息制动、冰敷而非热敷,及时医院就诊,口服消炎镇痛药物,明确病因,由医生给出相应的治疗。
还有一种膝关节疼痛非常常见,那就是膝关节周围的疼痛,比如膝关节内侧偏下方疼痛。这时我们要判断的是关节间隙还是关节外部的疼痛,很多时候是鹅足滑囊发生炎症造成的,这种疾病痛点比较明确。这时候应该以理疗、外敷药物治疗为主,对症下药,才能得到更好的疗效。
来源 | 广州卫健委、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