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 工 青>学身边榜样>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市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康复医疗部党支部

作者:机关党委 | 来源: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21-09-22

做“折翼天使”最忠实的守护者
——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康复医疗部党支部先进事迹

  在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党总支的带领下,康复医疗部党支部积极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面向残疾人服务对象最多、任务最艰巨的部门,支部党员始终坚守岗位、蕴含温情,“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求发展”的理念做好托养残疾人护理、康复、医疗等工作,在疫情期间切实承担起防控主体责任,谨记为残疾人谋幸福的使命担当,致力做“折翼天使”最忠实的守护者。
  一、抓好党支部建设,切实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完善基层组织制度,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内民主作用,把建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使党组织永葆生机。切实强化政治领导、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党组织保障力,为新时代残疾人托养事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持做好培养工作, 1名发展对象转为正式党员,培养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2020年评为市残联基层五星党支部。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头雁”作用
  支部党员中既有负责一线托养管理工作的中层人员,也有牵挂托养残疾人添衣保暖的洗衣房职工和关心残疾人身心健康的医务人员,涉及业务性强、操作技术高,支部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党员将理论学习与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结合起来,2020年累计组织学习达18场次,参加学习约100人次,形成了“积极学、乐分享”的良好学习氛围,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残疾人服务的真本领。深入推进“头雁”工程,支部书记积极参加全员轮训,坚持带头讲了2次党课,党员也跟随步伐带领大家开展学习,此外组织了3名党务工作者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党务工作者培训,切实提高了党务干部专业素质。同时积极挖掘并选送先进典范事迹,支部2名党员获市残联共产党员岗位标兵,1名党员获2020年度“广州市最美巾帼逆行者(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为民服务宗旨
  支部持续抓好正风肃纪反腐工作,认真研究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并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高度重视通过一切形式检视出来的问题,党员重视倾听托养残疾人和群众的心声,坚持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今年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共查摆出问题3个,通过制定整改方案,结合实际进行整改,目前问题已经整改完成。
  支部注重培养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组织参加集体志愿服务2场次,党员累计参加志愿服务35人次,共计服务时长70多小时;在疫情期间关心对接残疾人,共为6名残疾人提供了防疫物资;得知储备血库告急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参与无偿献血,献血人数达7人次,累计献血1700毫升。
  四、以托养残疾人为中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残疾人的忠实守护者,支部党员默默在残疾人工作者岗位上尽职尽责、奉献爱心,多数党员坚持这份工作10年甚至20年之久,为托养残疾人谋幸福的初心仍旧未变,与托养残疾人为友,更是把残疾人朋友当作家人一样对待。在疫情情况尚不明朗的时候,党员同志毫不退缩、冲锋向前,“战斗”在防疫第一线,不顾个人的生命与家庭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家,与全院员工聚成一团火,参与了疫情防控预案与指引的研究制定,遵守“14+14”的轮岗制度,为托养残疾人构筑起坚固的防护墙,使安养院在防控工作中赢得了充分的主动权,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良好局面,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整合心理服务资源,帮助托养残疾人和职工疏导心理情绪,及时与残疾人家属联系,真正做到让托养残疾人舒心,让家属安心,赢得了家属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同。
  五、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提升残疾人幸福感
  着力解决特困人员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检查、查缺补漏,规范特困院友的档案管理,与各区民政局、市民政局、市福利院等部门多方沟通、准确汇报情况,争取联合处理问题,在沟通过程中积极配合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尽最大努力查明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过程,为处理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明确了方向。
  规范跟进孤残人士供养费的使用,定期组织有关负责人开会,做好《供养费计划使用分配表》、《供养费项目运行监控表》、《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调剂申请表》等,有效指导项目的顺利开展。2020年全市必检重点项目审计结果优良。制定、落实了托养规范服务收费标准,重新拟定新的服务合同,通过艰难的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顺利与46名自费家属签订了新的服务协议。完善了服务收费标准,切实提高托养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零用钱及春节慰问金使用管理规定,明确发放对象评估方式、发放及使用管理、审批结算报销、监督检查等事项,使零用钱使用有依有据。
  此外,认真跟进托养残疾人医疗救助申报、残疾人证重新评估办理及养老保险购买、夜班现场管理及督查管理工作,着力提升残疾人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