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全国残疾人先进个人(南沙区残联理事长肖春江)
残疾人的代言人、服务员、管理员
广州市南沙区残联理事长肖春江 先进事迹
肖春江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立足残疾人工作第一线,用心用情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于担当、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形象,推动南沙区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秉持诚心,高标准谋划残疾人事业发展
南沙区残联成立时间短,底子薄,基础差,仅有3名公务员和两名雇员,服务户籍残疾人达9900多人。肖春江同志作为区残联理事长,勇于创新,立足长远,高标准谋划,带领区残联走出一条具有南沙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一)立足长远,认真谋划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
为加快南沙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肖春江同志主持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南沙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并得到很好的落实。他下大力气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协调残工委成员单位以及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支持残疾人工作,努力争取区财政逐年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确保了残疾人康复、救助、培训、就业、教育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建章立制,夯实残疾人事业工作基础
肖春江同志意识到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组织制定了《南沙区残联购买服务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南沙区残联项目采购流程管理办法》等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修订了《南沙区残疾人扶助实施办法》,新增了扶助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扶助标准,使残疾人同步共享南沙开发建设成果。
(三)整合资源,推动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
南沙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项目自2014年开始筹划,但一直难以落地。肖春江同志2017年担任理事长后,多方奔走呼吁,积极沟通协调,解决了规划用地、建设费用等问题,并积极争取将其纳入2019年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推动项目于当年启动建设。该项目总用地面积92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449平方米,总投资额1.16亿元,主体工程已于2020年6月封顶,2021年交付使用。
2017年,肖春江同志调研发现部分镇(街)康园工疗站存在办公场地小、服务设备陈旧的问题。为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他多次与各镇(街)主要领导协调,制定了《南沙区康园工疗站考核办法》,积极推动各镇(街)康园工疗站场地和服务设施的更新换代。目前,多个镇(街)康园工疗站通过扩建、异地重建等形式改善了工疗环境,扩大了容量,提升了服务质量。全区8个康园工疗站总建筑面积达3800平方米,比原来增加了1800平方米,入站学员达270余人,工作人员近40人。
二、倾注真心,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自担任理事长以来,肖春江同志就深知残联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他时刻牢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解愁”的工作宗旨,始终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工作理念,落实有关行动和措施,用心用情做好残疾人工作。
(一)落实“走进千家门,摸清万家情”摸查行动
南沙区建区时间短,城镇化水平比较低,残疾人家庭大多经济困难。如何抓住切入点,实实在在为残疾人家庭做实事?经过深入思考,他决定深入基层,到残疾人家庭中去寻求“方子”。任职初期,他花大量时间下村入户调研,走遍了全区一半以上的村居,与残疾人朋友打成一片,摸清了全区残疾人的“底子”,详细了解残疾人的现状及需求。
(二)落实“残疾人所需,尽我所能”服务行动
肖春江同志通过基层调研,深刻意识到残疾儿童康复的重要性。2018年成功引进首家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驻南沙,填补了南沙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本地化的空白。
针对南沙区残疾人分布广、肢体残疾人比例高、残疾人行动不便的特点,肖春江同志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南沙区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社工服务、居家托养服务、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等项目,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2020年,全区接受各种康复及社工服务的残疾人达3500多人,超残疾人总人数三分之一。
(三)落实残疾人融入社会能力提升行动
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肖春江同志立足本地实际,组织开展种植技术、园艺、妇婴护理、景泰蓝工艺、洗车、中式点心、电子商务、家政、话务员等培训班,“十三五”期间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残疾人达600多人次。他大力推动康园工疗站学员就业,积极链接资源,为他们找到通过手工制作增加收入的渠道,在黄阁镇康园工疗站建立景泰蓝手工艺画工作室,指导榄核镇康园工疗站创建了“喜白白”洗车队。目前,“喜白白”洗车队与榄核中学等5个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每月洗车订单量达100多辆。
(四)落实残疾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肖春江同志积极响应南沙区委号召,在春节假期期间组织召开了南沙区残联全体干部职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积极做好对辖区内残疾人的疫情宣传和排查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抓好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给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独居的残疾人上门送食品、口罩等必需用品,及时掌握残疾人困难群体的需求并给予帮助解决。
三、出以公心,切实做残疾人权益的有力保护者
肖春江同志实实在在地将残疾群众放在心上,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扎实做好残疾人维权保障工作,确保更多民生政策惠及残疾人。
(一)积极为残疾人发声
残疾人的特殊性,构成复杂,诉求多样,涉及面广。肖春江同志深知做好残疾人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他积极发挥区政协委员职责,深入调查研究,牵头撰写《关于加强我区市政道路盲道管理和养护的提案》《关于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残疾人就业率的建议》等多个政协提案,助推南沙区残疾人事业发展。
(二)推动全国首宗“盲道公益诉讼”
肖春江同志对全区的盲道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盲道被阻挡、占用、破坏以及不按规范建设的情况普遍存在,针对辖区内盲道设计、管理和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给盲人朋友提供出行方便,他主动联系区检察院推动维护残疾人权益“公益诉讼”探索。南沙区检察院开展的“盲道公益诉讼”开创了全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公益诉讼的先河,在全国检察系统和残联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较好地维护了盲人朋友的权益。
(三)为残疾人提供公证援助服务
肖春江同志担任残联理事长后,成立南沙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2018年,他主动找公证服务机构协调沟通,最终与广州市南沙公证处签订了合作协议,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公证法律援助服务,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优先安排公证员上门服务。三年来已为残疾人提供免费公证法律援助服务150多件,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初心,创建残疾人服务新模式
肖春江同志坚持心系群众、善有作为的使命担当,在扎实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同时,专注改革创新,推动南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创建信息化平台
随着服务项目的全面推开,各项审批业务急剧增加。为提高审批效率,肖春江同志整合各方资源,主持筹建了南沙区残疾人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将《南沙区残疾人扶助实施办法》涉及的审批项目全部纳入系统管理。该系统还设置了数据统计、残疾人死亡预警、康园管理、服务机构管理、指尖服务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二)引进先进管理理念
肖春江同志时刻忧虑着康园站工疗学员的未来,他深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是康园工疗站学员的最终出路。肖春江同志积极探讨引进香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香港心理卫生会社区康复学院签订督导服务协议,有效提高了康园工疗站的服务质量。全区各镇(街)康园工疗站安全有序运作,精神残疾学员病发率明显降低,工疗效果持续好转,已有多名学员成功出站就业。
(三)加强队伍建设
肖春江同志担任残联理事长以来,一方面超负荷、高标准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将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出台的《南沙区残工委关于加强镇(街)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镇(街)残联按每800个残疾人配备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进一步加强了残疾人工作队伍的建设,这一做法已被其它地方借鉴。
五、深怀爱心,搭建残疾人展现自我的舞台
“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争创一流!要相信自己,相信队友,要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出我们大湾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这是肖春江同志在南沙区残疾人轮椅舞蹈队出征2019年全国第四届残疾人排舞公开赛时的动员讲话,也是他一贯的做事风格,凡事做到最好,争创一流。南沙区残疾人轮椅舞蹈队也不负众望,勇夺全国第四届残疾人排舞公开赛轮椅组的特等奖!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轮椅队刚刚组建起来的时候,只有十几个成员,大家都是从零开始,没有教练、没有运动轮椅、没有训练服装、简单的音响设备、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没有训练经费,只有共同的爱好和热情让他们每周聚在一起训练两天。肖春江知道后,为舞蹈队购置了音响设备、运动轮椅、训练服装、鞋子等,协商市残体中心的教练给他们指导,将训练补贴从30元/次提高到50元/次,大大提高了队员们的训练积极性。汗水铸就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关心下,轮椅舞蹈队一步步走向了舞台,代表广州市残联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排舞公开赛并夺得特等奖。
肖春江同志十分重视对残疾人体育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先后选送了陈家杰、陈润楠等残疾人到省残疾人体育代表队集训,两人在2018年广东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了3枚金牌,展现了南沙区残疾人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拼搏精神。
作为一名党员,肖春江同志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肖春江同志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弘扬了扶残助残的中华民族美德,使全区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残联的温暖和关心,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社会的重视和关爱,为南沙区残疾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