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 工 青>学身边榜样>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2021年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事迹材料——全国残疾人先进个人(花都区新华街专职委员黄志梁)

作者:花都区新华街 | 来源:花都区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21-09-19

黄志梁 先进事迹

  黄志梁,男,本科学历,肢体三级残疾人,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残联专职委员。他十年如一日服务残疾人,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地严谨求实、兢兢业业,按照“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原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完成了各项残疾人工作,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认可和肯定。
  一、尽心尽责,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残疾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身原因有着各种各样的不便,容易被健全人歧视。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黄志梁深有体会:大学毕业后,有段时间他从事过很多工作,可是很次时间都不长,90%以上是由于身体上的原因。他经常说,能够在街道残联工作,他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政府给他这样的工作机会,不再担心他人的冷眼和歧视,同时也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身边更多的残疾人朋友。
  作为一名专职委员,黄志梁经常和残疾人朋友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也许正是身体上的残缺,黄志梁对残疾人朋友的困难,能够“感同身受”,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他非常珍惜和热爱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份工作。平时工作中,他经常走家串户,与残疾人朋友打成一片,积极宣传各项政策和法规,使各项有利于民的优惠政策能够落到实处。新华街视力残疾人范家敏,之前是低保户,生活困难。黄志梁经常到他家中了解情况,了解到他不仅有优秀的盲人按摩技术,而且还会一手好吉他。于是为他联系了一些工作,而且每逢有文娱活动,都举荐他参加。现在范家敏已经成为花都区多才多艺的残疾人模范,并成为花都区盲人协会主席,他的故事录制成《家敏的梦》,在花都电视台播出,获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二、加强学习,做精通残疾人业务的“明白人”
  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首先就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只有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提高各种条件下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驾驭全局意识。另外,还要增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能说、能写、能协调、能办事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黄志梁刻苦学习,深刻领会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努力钻研业务,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除了自己工作范畴的政策之外,他还学习医疗、低保低收、老年人等相关政策,努力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干好本职,他把残疾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绩和效果的尺度和标准,把维护好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依据,真正为广大残疾人服好务。几年来,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心、爱心、耐心、诚心,克服身体上的不方便,骑着电动车,走家串户,深入每户残疾人家庭开展基层信息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基础数据库,为街道1700多名残疾人办理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为每名残疾人朋友建立了详细的个人纸质和电子资料,做到一人一档,按残疾类别和等级进行分类管理,还及时走到残疾人朋友中去,掌握第一手具体的情况,及时做到档案的动态更新。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在全社会共同抗议的大背景下,他积极联系村居了解残疾人在疫情期间的需要,派发各类口罩、消毒液等物资2000多件。同时在疫情最严重时候,针对特殊时期残疾人申请各类资助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残疾人纽带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网办业务服务,通过快递、微信等不接触方式为残疾人联系各康复机构,指导一对一指导残疾人操作,尽量让残疾人少走路,甚至足不出户就能申请康复资助。
  三、无私奉献,做政府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
  黄志梁结合街道残疾人工作实际,接地气。密切联系残疾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不断想方设法完善街道康园工疗站的管理和服务,主动联系学校、社区、社会志愿者为街道残疾组织更多的文化活动。
  十年来,为2500多名各类残疾人朋友提供各种针对性康复服务。黄志梁积极下到社区,入户家访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康复需要,并作登记。主动与区残联协调,组织各类康复活动。他坚持每年组织康复人员进社区、村进行听力筛查活动,为听力障碍患者办理残疾证和配发助听器,并坚持每季度与广州市辅具中心的同事为肢体残疾人入户配送轮椅、拐杖等康复器材。
  在残疾人就业、教育工作方面,黄志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城镇和农村贫困残疾人申请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和为其办理医保参保资助,救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学生累计600多人次,重度残疾人100%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重度精神病患者办理医疗救助,为特殊困难残疾人向街道申请临时救济,解决了残疾人家庭的困难,得到残疾人家属的好评。街道精神病残疾人金勇光,生活无法自理且没有经济来源,经常病发闹事。父亲患有脑肿瘤,仅靠母亲打散工微薄的收入生活,又不够资格享受低保,而且要负担儿子沉重的医疗费用。他通过多次与各部门协调与沟通,为金勇光办理了低收入,并转送了金勇光到广州白云区精神病院免费住院,极大地缓解了他家的实际经济困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