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团委组织团员赴广州市康宁农场开展“青年业校”活动
为让市残联青年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标高追求,以再出发的拼劲干劲闯劲全力推进广州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残联团委策划开展“青年业校”系列活动,组织青年到市残联各单位加强业务交流,精进服务水平,互学互鉴共成长。“青年业校”第一期活动于7月17日下午走进广州市康宁农场,了解精神康复者的康复培训内容。
康宁农场主要为康复过渡期的精神残疾人提供生活照顾、医疗护理、生活与劳动技能训练,培训内容包括农疗、园艺培训、生活自理培训、手工培训、书法培训、心理辅导、茶艺培训、厨艺培训、体能训练等,培训期间由社工等专业人员实行24小时照护及提供个案管理服务,多维度考量每名康复者的能力、特点、兴趣,以人为本、因需施教,更好地帮助康复者树立自强自立的生活信心,使康复者由依赖家庭逐步过渡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青年们参观了康复者宿舍、农疗园艺种植区、各培训功能室等生活与培训场所,详细了解了康宁农场开展精神康复的生活培训配套设施、课程活动安排及康复成果。大家对康宁农场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赞叹不已,同时也为康宁农场的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例如加强与助残社会组织的合作、借助2025年全国第十二届残特奥会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促进精神残疾人艺术作品的转化等。
随后,在康宁农场的书画老师孙波的带领下,青年们学习体验了书法艺术。孙波老师从最基础的笔墨纸砚的材质、种类、特点,再到如何研墨、运笔、临摹,带大家全方位感受书法创作中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书法的艺术之美在促进精神残疾人康复方面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孙波老师结合艺术治疗理论,引导精神残疾人通过练习书法来抒发情绪、改善病情。在他的细心教导下,康宁农场的场友通过艺术疗法进行康复,不仅病情得到了改善,作品还在市区两级残疾人书画比赛中屡次获奖。
此次“青年业校”活动带领青年们走进广州市康宁农场,现场了解精神康复者的康复培训内容,切身感受书法艺术治疗的效果,推动青年们在交流学习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本领。未来市残联团委将继续推进开展“青年业校”系列活动,通过“学、思、行”一体化促进市残联青年们在为残疾人服务时提高思想认识、拓宽工作思路、激发干事热情。
尾声:“青年业校”第一期活动结束后,在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六楼的咨询窗口,广州市康宁农场的宣传手册被摆放在醒目位置,这是康复中心团员带回来的“活动纪念品”。作为市残联系统的兄弟单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利用窗口渠道宣传支持康宁农场,以期帮助更多的精神残疾人获得康复训练,及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